在全球时尚零售的版图上,希音(SHEIN)曾以轻盈姿态快速融入国际市场,尤其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。然而,近年来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变化,为这家以“小单快反”和极致性价比见长的企业带来了持续冲击。其商业模式与市场价值,正面临一场静默而深远的考验。
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之重
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,直接触及了希音商业模式的核心。过去,希音借助美国“最低限额豁免”政策(即价值800美元以下的跨境小包裹可免关税进入美国),通过海量小包裹直邮的方式,将低成本商品高效送达消费者手中。这一模式为其价格优势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然而,随着该免税政策被取消,希音的商品面临显著的关税成本增加。部分商品关税税率甚至一度高达54%。这意味着,一件原本10美元的衣服,终端售价可能跃升至15美元左右。对于以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为主要客群的希音而言,这种成本转嫁无疑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。
“小单快反”模式遭遇挑战
希音赖以成功的“小单快反”模式——通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、小批量生产、极低库存周转来保持时尚性和效率,在关税新政下面临巨大压力。这一模式高度依赖中国敏捷的供应链体系,通常消费者下单后3-5天生产,再通过空运快速送达欧美消费者手中,全程控制在两周内。
关税政策的变动,使得这种从中国直邮的模式成本大幅提升。尽管希音尝试通过调整供应链来应对,例如探索在土耳其、巴西、墨西哥等地建立生产基地,甚至鼓励部分供应商前往越南设厂,但完整的供应链生态迁移并非易事。它涉及复杂的上下游配套产业,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中国供应链的效率和规模优势。
市场价值的重新审视
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,以及商业模式面临的挑战,使得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希音的价值。据报道,希音的估值已从此前的高点出现下滑。同时,其原本备受期待的IPO计划也有所推迟。
盈利数据的波动也反映了这些挑战。有数据显示,希音在2024年的利润出现了下滑。这些变化都表明,外部政策的波动正对其商业价值产生直接影响。
静默中的调整与适应
面对挑战,希音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求适应:
供应链的多元化探索:希音开始加速在土耳其、墨西哥、巴西等地的本地化生产布局。墨西哥工厂据称已能承担相当比例的北美订单,缩短了配送时间。
运营模式的优化:希音向平台化方向探索,允许美国本地商家入驻,以增加本地商品供给,规避跨境关税风险。同时,其也通过优化物流、尝试本地仓发货等方式,改善客户体验并应对政策变化。
价格的适应性调整:面对关税成本的增加,希音不得不对部分商品进行涨价。例如,有数据显示其家居用品和美容保健等品类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。尽管这可能影响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需求,但也是维持经营的必然选择。
前方的路途
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,并非一个短期问题。其背后是全球贸易格局的复杂变化,以及本土保护主义的抬头。这意味着,希音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。
未来,希音或许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:
深度推进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:虽然挑战巨大,但逐步建立更分散、更贴近消费市场的生产能力,是应对贸易壁垒的长远之道。
持续提升品牌内涵与产品价值:在价格优势可能被削弱的情况下,通过提升产品设计、质量以及品牌体验来增强消费者粘性,显得更为重要。
更灵活地适应各地市场规则:全球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可能发生变化,具备快速响应和适应不同市场规则的能力,将成为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,确实让希音的商业模式与市场价值备受冲击。这场冲击暴露了其原有模式对特定政策环境的依赖,也推动了其在供应链、运营模式和市场策略上的静默调整。
对于希音而言,这场考验或许也是一个走向更成熟、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契机。如何在充满变数的全球贸易环境中找到新的平衡点,如何继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价值,将是其需要持续思考和回答的问题。其未来的走向,不仅关乎自身发展,也为观察全球跨境电商的演进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。
2025-09-16
2025-09-16
2025-09-15
2025-09-15
2025-09-15
2025-09-15
2023-02-15 1
2023-02-14 1
2023-02-13 1
2023-01-30 1
2023-01-30 1